【致敬扫黑英雄】张怀善(化名):守初心 担使命 扫黑除恶无名人
张怀善(化名),男,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攀枝花市公安局某支队警务技术二级主管。曾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嘉奖3次,多次荣获专项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1至2013年连续三年被考核为优秀公务员,2012年、2017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张怀善长期从事公安隐蔽战线工作,业务能力突出,专业技能出众,热衷于隐蔽战线侦察办案,善于创新技战法手段和运用信息化破案,在侦察工作中多次令一些“山穷水尽”的案件“起死回生”,是公安隐蔽战线上的行家里手。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中,多次运用其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专案工作的关键节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案件侦破做出了积极贡献。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以来,共参与侦办各类涉黑涉恶案件16起,梳理线索75条,参与研判重点对象44人,配合抓获相关嫌疑人58人,特别是在“9.06”专案上全程参与,主动作为,全身心投入到案侦工作中,为案件的顺利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怀善同志在专案侦办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务实高效的工作举措、敏锐犀利的侦查视角、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代优秀公安隐蔽战线民警的杰出风采,同时也得到了省公安厅、市公安局领导和专案组战友们的一致认可。
01
勇于担当,确保首战必胜
2018年10月,张怀善同志对“9.06”专案组前期掌握的24名犯罪嫌疑人逐一进行研判落地,摸清了每名对象的活动规律、落脚位置、近期动态等信息,为下一步的收网行动奠定基础。由于抓捕对象人数众多,反侦察意识强,同时收网抓捕要求高,距收网时间不到一个月,且重要抓捕对象罗某某已望风而逃。面对种种困难局面,张怀善同志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利用大数据建模、公安信息化资源等多种手段优势,经过坚持不懈的连续努力,成功从海量数据中锁定了罗某某的行踪,牢牢掌控了嫌疑人的一举一动。按照专案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根据张怀善同志提供的准确情报,首批收网的2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
02
大海捞针,追踪嫌犯轨迹
“9.06”专案侦办初期,线索千头万绪,根据专案指挥部的要求,张怀善同志参与对案情进行深入研判,为指挥部的指挥决策进一步提供依据。由于案情久远,历史积压数据量巨大,张怀善同志对5000余万条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整理、筛查,通过大数据建模的方式,经过夜以继日的连续奋战,最终掌握了相关涉案人员在案发期间的活动情况,并大致厘清了该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和层级关系,为专案组下一步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03
忠实付出,舍“小家”顾 “大家”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对张怀善来说加班加点便成了常态。分析案情、梳理线索、数据分析、外线侦查,每一项工作张怀善都冲在最前面,坚持到最后。为了从海量的历史数据中发现一点蛛丝马迹,张怀善经常利用周末或是夜晚时间,扎实开展数据分析梳理工作。通过忠实、辛勤的付出,终于成功地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线索并为上级领导的指挥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和支撑。虽然顾全了“大家”,但他对自己的“小家”却是愧欠得太多。由于张怀善夫妻二人均是大学毕业后因工作原因定居攀枝花,亲人都不在本地,而孩子尚年幼,妻子工作地点又离家较远,无暇照顾家庭。面对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繁重的工作任务,张怀善不得不把年幼的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自己照顾自己。因为早出晚归的原因,他连续40多天都不能与家人见面。面对领导和同事的表扬和赞誉时,张怀善动情地说道:“我或许算是一名好警察,但却没能履行好丈夫和爸爸应尽的职责!”。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张怀善同志仅仅是公安机关隐蔽战线奋战在扫黑一线的缩影,他们淡泊名利、坚韧无畏,用扫黑除恶一个又一个的实际战果,诠释了新时代人民警察“忠诚、进取、缜密、奉献”的职业精神和良好形象。 往期精彩 [color=var(--weui-LINK)]
[color=var(--weui-LINK)]
[color=var(--weui-LINK)]
点一下右下角“在看”,让我们做的更好
原文转自平安攀枝花公众号,旨在宣传,如有违规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