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推出攀枝花“初心地标”(七) ——背水小道 背水小道: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之道
背着沉甸甸的取水桶,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前行。近日,攀枝花三线建设干部学院会东青干班51名学员通过“重走背水小道”体验教学,亲身感受当年三线建设者们在三线建设初期缺少洁净饮用水的艰苦环境下自力更生的创业历程。背水小道是怎么来的?建设之初,攀枝花气候十分干燥,一年半载不见雨水,阳光火辣辣地烫人,吃水、用水成了最大的问题。为解决“水”问题,建设者们开始从金沙江边用盆端水回家,但是路比较陡,而且距离很远,回到家中时水已经洒了很多;后来,建设者每天用汽油桶背水,早、中、晚背3次。一盆水,早洗脸,晚洗脚;夜里让水沉淀一晚,明天继续用;脏水莫倒掉,和泥造干打垒……正是他们的忘我付出,才让攀枝花从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举世闻名的钒钛之都、阳光花城。
攀枝花三线建设干部学院学员吴天彬说,建设者们走过的背水小道,就是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之道。自己和同学们将不忘来时路,努力学习,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有用之才。
时光荏苒,56年过去了,当年的背水小道早已没有了建设者们的身影,“三线精神”仍在这里传承弘扬,如今,背水小道已成为攀枝花三线建设干部学院西区分院等教学机构的现场教学点位。攀枝花日报社出品 攀枝花日报社融媒体编辑中心制作 责任编辑:李可
审核:吴蔚 本文来源:攀枝花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