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米线店,是这座城市最繁华的“场子”。
清晨,店铺的老板负责拉开卷帘门,晚上,老板娘负责关上卷帘门,然后数钱。 当城市从沉睡中醒来,你家楼下的羊肉米线店就会涌进无数吃肉喝汤啜米线的“荷尔蒙中年”,他们中有些人的生活节奏和上海陆家嘴环球金融中心的白领们保持一致,只是相比一杯星巴克,从大骨汤里捞出的米线也许更符合养生需求。 而且,味道极佳。 时间是所有潮流商品的粉碎机,但羊肉米线除外。 你会在无意中发现,总有那么一家羊肉米线店,不管旁边的门面如何“更新换代”,只有它始终还在。 (图片来源:山水盐) 我们试图追溯攀枝花羊肉米线的源头,于是,小编顶住生活的压力,每天在不同的羊肉米线店调(chīchī)研(hēhē),最终发现50多年前,羊肉米线已经是这座城市大部分人的早餐之王。 在羊肉米线店里,城市发展的褶皱常常不言自明。它们在老街小巷,挂着老板亲自书写的价目表;或者在某栋机关大楼背后,是食堂之外的“食堂”;有时又出现在星级酒店的早餐厅,以更高端的姿态出现在厨师煎蛋操作台的旁边。
早餐是地理气候的展示窗,但羊肉米线还是除外。
攀枝花地处干热河谷,区域内光热资源丰富,还有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焚风; 羊肉性温,在大部分人的传统印象里,这玩意儿“燥热”。 羊肉米线在美食江湖的地位取决于人们的口感,攀枝花羊肉米线和绵阳的米粉、广西的螺蛳粉绝对不是一种东西。虽然原料都是大米,但攀枝花米线更加水灵滑爽。
(图片来源:山水盐) 其好吃的秘密在于制作方法,大米发酵后磨成米浆,遵循传统工艺做成米线,不脱水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湿米线”,这种米线保质期极短,只能每天吃新鲜的。 更特别之处,在于享用时的那份自由与快乐的叠加。 没有固定的菜式或菜谱,也没有固定的味道。 (图片来源:山水盐) 老板只需将盛在羊肉汤里的米线交给食客,剩下的都是“创作”。 (图片来源:山水盐) 在众多搭配面前,我们副总编的吃法格外“简约”。 大碗双臊、加羊蹄、单煮一碗肉、一碗菜,再来一碗羊血汤。200块钱?呵呵,不存在的。 越是简单的东西,带来的喜爱就越纯粹,就像小时候玩过的玩具,读书时喜欢过的同学,成年后对自己的许诺。 浪过万水千山,顺着时间的河流走向人山人海,那碗羊肉米线却像拴着风筝的绳,不断提醒着来时的方向。 (摄影 洪坦亮) 去吧,吃一碗自己喜欢的羊肉米线,把这份独享的快乐时光,拉得更长一点。
主创 | 小凡 秋月白 李狗蛋 转自:下一站攀枝花 (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