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路不通,要绕行几十公里,有的地方路烂,农产品拉出去都颠坏了,价格低。现在金拉路修通了,在家门口就把种的蔬菜卖了,今年光四季豆就卖了3万多块钱,估计芒果也能卖个好价钱了。”4月9日,在芒果地里套袋的拉鲊村村民李兴忠高兴地说。据悉,投资1.9亿元,施工难度最大的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金拉路工程日前已通过交工验收,正式通车。
据了解,金拉路(原迤资村至拉鲊村)工程位于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金沙江右岸,为拉鲊村对外交通运输的重要道路。
道路等级为三级公路,双车道,分布高程986米~1043米,路面宽度6.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全长16.6千米。全线设中桥两座,分别为迤资桥,长40米,金拉路2号桥,长68米。金拉路项目于2018年7月22日开工,2020年12月底基本完工。
据仁和区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金拉路是攀枝花项目体量最大、路线最长、弯道最多、协调面最广、施工最难的道路工程。金拉路的完工不仅改善了当地交通环境,方便周边村民出行,为农产品运输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而且还能为凉山彝族自治州与攀枝花市提供矿产运输通道。
拉鲊村党总支副书记刘友良说,去年5月,原来的迤资村和拉鲊村合并成现在的拉鲊村,有1036户4000多人,全村主要发展芒果和蔬菜产业。以前到仁和,从108国道走,需要两个多小时,金拉路修通后,行程缩短了25公里。
同时,商贩可以直接到田边地头收购农副产品,价格还不错。下一步,该村还将依托拉鲊古渡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助农增收。
来源:非钒钛度
责任编辑:李可
审核:李云飞 转载:攀枝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