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冬,意味着冬季正式开始 进入冬季 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一派天寒地冻的景象 当手机上大雪纷飞、“瑟瑟发抖”的图片刷屏时 攀枝花阳光灿烂、春暖花开的美照 总是不经意间惊艳了所有人的目光 于是,“到攀枝花晒太阳” 就成了很多人的“诗和远方”
早晨推开窗,面向的不是大海是花海,攀枝花除了有明媚阳光,还有温泉龙洞,既有自然之美,也有人文历史之美;既有小资文艺,也有香甜的烟火气…… 走!让我带你去看看我所知道的攀枝花。
晒美照的地方——花舞人间、颛顼龙洞 在攀枝花,有片花海叫花舞人间。
即便是萧索的冬季,也有三角梅、异木棉、冬樱花、炮仗花、雏菊在绽放,花在山中开,人在花中游。 被誉为“中华奇洞”的颛顼龙洞,是一个神奇的天然氧吧,洞内负氧离子含量居全国第一,堪称攀西、蜀国第一洞。雪山冰瀑、梦幻天宫和瑶池仙境为三大绝景。整个游线全长1800米,垂直落差200多米,相当于70层楼高。游完全程需要一个小时,但游览过程中丝毫不会觉得累,唯一的感觉是眼睛不够用,目不暇接。
老时光里的记忆与传奇——三线建设博物馆、十三栋
到了攀枝花,如果没有到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可以说,就不算真正到了攀枝花。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展陈最全、影响力最广泛的“三线”主题博物馆。在博物馆,游客可驻足聆听“三线”建设者及志愿者讲述“坐了五天五夜敞篷汽车才到达攀枝花”,住“干打垒”、喝“黄泥汤”和“八闯将”“六金花”的故事;观看兰尖铁矿万吨大爆破模拟现场,回顾“三块石头支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的历史场景;解开攀枝花“四十九”“五十一”“弄弄坪”这些地名的来历谜团,了解攀枝花战天斗地的拼搏历程和英雄的攀枝花精神。
十三栋位于东区大渡口街,是攀枝花早期的著名建筑之一,承载了攀枝花人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 小楼为一楼一底青砖瓦房,一楼有小厨房、小院子,二楼有阳台。房屋建于1964年,当时一共建了16幢,用于接待刚到攀枝花的建设者,俗称“万人招待 所”。其中,排序第十三栋的小楼,专用于中央领导住宿和开会,曾接待邓小平、彭德怀、方毅等10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十三栋”由此得名。
低调内敛的文艺小清新——欧方营地、红格温泉 在去二滩大坝的路上,有一个神秘的所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二滩建设时期,曾经居住了四十多个国家的数百名专家和家属,这就是号称“小小联合国”的欧方营地。二滩建成后,专家离开,营地成了一个休闲怡情的好去处。
相比欧方营地流淌在血液里的小资,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多了几分烟火气,浴场、休闲区、茶吧、咖啡厅、餐厅、水幕景观等系列空间,能充分满足游人的各种需求。度假区最吸引人的是氡气温泉,有“攀西名泉”之称,水质全国少有。泡在温泉里,轻轻闭上眼睛享受慵懒时光。
适合所有人味蕾的幸福生活——水果、美食 有人说,旅行是为了放空自己,让灵魂更自由。因此,有人忘情山水,有人追寻文化历史,也有人就喜欢买买买或者吃吃吃。如果你正巧是后者,那么恭喜你,来攀枝花就对了。
攀枝花,堪称吃货天堂。 首先,攀枝花的美食自成体系,比如盐边菜、米易铜火锅、仁和平地羊肉汤锅等;其次,攀枝花是个货真价实的移民城市,98%的城镇人口由全国各地汇集而来,从东北的烤冷面、酸菜血肠炖粉条;上海的生煎包、小馄饨;陕西的肉夹馍、裤带面;再到湖南的臭豆腐、贵州的花溪牛肉粉和四川的火锅等,各地美食应有尽有,而且都是地道的家乡风味。
再次,攀枝花一年四季瓜果飘香。从年初的早春枇杷、草莓,到随后的油桃、樱桃、椪柑、脐橙;夏季的莲雾、杨梅、火龙果,再到秋季的葡萄、蓝莓、芒果,还有浑圆饱满的石榴、桂圆、释迦等,从1月到12月,月月有新面孔,都晒足了太阳,是独属于攀枝花的甜蜜味道,让吃货根本停不下来。
年轻人养心、中年人养生、老年人养老,来攀枝花,可以满足所有人的旅行、康养需求。
天气越来越冷了 带上你的父母 来攀枝花吧 这里的阳光能让你惊艳
文章来源:攀枝花新闻网 注明:如有违规内容
|